比特幣(BTC)昨晚重新站上 10 萬美元大關,創下近三個月以來的新高,引發市場熱議。截至出稿前,比特幣價格達 103,320.25 美元,最高價達 104,361.30 美元,成交量近 35 億美元。
本輪比特幣價格重返十萬美元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主要在於英美兩國簽訂的歷史性貿易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英國出口至美國的汽車關稅將從原本高達 27.5% 的水準大幅下調至 10%,鋼鐵與鋁製品關稅更全面取消;美國則有望透過降低英國對牛肉與乙醇的市場准入門檻,顯著提升出口量,並取得英國政府總價高達 100 億美元的波音飛機訂單。
英美貿易協議推升風險偏好資產投資意願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在接受《幣特財經》採訪時表示,英美兩國的這項舉動大幅提振了全球投資人對於未來經濟復甦的信心,並且帶動市場全面樂觀情緒,進而推升風險偏好資產的投資意願。
其中,比特幣作為全球公認的風險指標資產,更是率先受惠,可以明顯看見大量資金積極湧入市場,推動價格快速走揚。
彭云嫻進一步強調:「此協議的簽署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強國經貿關係的關鍵轉折,投資人預期未來全球貿易環境將逐漸改善,進一步促進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活躍,從而明顯推升了比特幣及其他風險資產的價格。」
比特幣避險特性不減反增
而她也指出,雖然這幾個月以來全球政經情勢動盪不已,但比特幣的避險特性在這段時期不僅沒有被弱化,反而因機構資金持續湧入市場而進一步增強。尤其是在近期,隨著比特幣被美國新罕布夏州州政府首次正式納入財政儲備,比特幣作為避險與價值儲存工具的角色正逐步從邊緣轉向主流。
而這種避險特性將持續加強,至少在未來一至兩年內會更加明顯。
隨著利好消息增加推升比特幣價格上升,彭云嫻認為,比特幣相當有機會能夠突破前一波歷史高點,約 109,000 美元。但同時也必須謹慎看待短期內可能出現的回調風險,特別是若無法持續站穩 95,000 美元支撐區間之上,比特幣價格可能會回測至約 89,500 美元至 91,000 美元的重要支撐區域。
她點出,因市場仍然容易受到各種消息面的劇烈影響,所以建議投資人應關注幾個關鍵指標來判斷市場趨勢,包括牛市支撐線(約 91,000 美元)、200 天均線(約 89,500 美元),以及 95,000 美元的關鍵支撐區域,因大部分的投資人持有成本落在 69,000 至 95,000 元區間。
此外,機構資金流動情況、鏈上數據如長短期持幣者比例等,也都是判斷市場是否處於過熱或即將進入修正的重要參考。
RWA、Layer-2技術應用落地為今年加密產業焦點議題
針對近期市場的主流敘事與下一個市場焦點,彭云嫻認為,因機構對於加密貨幣整體的接受度與投資規模均明顯增加,除了 BTC 與 ETH 之外,AVAX、Solana(SOL)等山寨幣在 Layer-2 解決方案、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及現實資產代幣化(RWA)領域具備明顯技術優勢和市場催化因素,所以政策明朗化、RWA資產代幣化,以及Layer-2技術的應用落地等議題都會是今年加密產業最重要的焦點議題。